早教主张

利用早教活动 有效促进家长适宜教养行为的形成

发布日期:2019-11-22 14:08:54   来源:邬桥幼儿园 吴玉贤   点击量:

背景: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驿站,孩子的人格、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都与家庭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父母是家庭环境的塑造着。家庭环境也是一种教育,而且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隐性教育。在帮助家长了解早期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时,与家长的接触中,我们感到家长希望了解自己孩子适合什么样的活动的迫切心情。但是,他们也存在着一些疑惑与迷惘。

实录:

有一次,指导19~24个月的孩子开展早教活动。可爱的宝宝们在家人的带领下,来到了我的身边。他们显得很兴奋,很好奇。

我先向家长们介绍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发展的特点:能平稳的跑步、学会倒退走及跳的动作;能按照成人指令活动;能用简短的句子表达自己的要求,不断地学习新词语;知道用单词、身体动作和表情来表达自己的要求,能够理解简单的对与不对;能认识常见的动物、水果、蔬菜、辨认红色和绿色。

并且介绍了本次活动的内容是——好玩的纸。接着,我给每对亲子都发了一个盒子,里面装有事先准备好的,各种各样各样的纸。然后,我逐一让孩子们认识、感受,各种纸——报纸、手工纸、铅画纸、皮纸、纸巾等等,还和孩子们一起聊了聊纸的颜色。孩子们都很有兴趣的把玩着他们手里的纸。于是,我开始引导宝宝尝试着撕纸。

佳佳宝宝很顺利地把纸巾扯开了,她又开始撕报纸,她很用力地扯着报纸,但是,没能成功。在一旁的佳佳奶奶看到有的宝宝成功了,有些为佳佳着急了。于是,她拿过佳佳手里的报纸帮她撕。我就走到佳佳跟前,鼓励她说:“佳佳别着急哦。用佳佳灵巧的小手手再试试吧。”接着,我就用动作、言语暗示佳佳撕不是往两边扯,而是小手分别一只向前一只向后使力。佳佳似乎有些明白了,什么叫撕。并且,我就用儿歌化的语言继续引导“撕撕撕,小鸡嘴巴啄开撕。” 我一边说一边拿了一张报纸撕着。佳佳似乎有些明白了,终于成功将一张报纸撕成了两半。我和佳佳奶奶一起为她鼓掌。

我更佳佳奶奶说:“其实,宝宝能行的呢,要给她尝试的机会,也要给她在失败中不断总结的机会。”

家家奶奶会意地点了点头。

分析与反思:

为了帮助家长正确认识亲子教育,正确看待孩子的发展,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不适宜行为,教师在组织实施亲子活动时注意以家长为教育重点,面向家长进行讲解和指导。

1、活动前面向全进行介绍和讲解。

每项活动前教师要向全体家长介绍活动的名称、目标和对宝宝发展的意义,以及游戏的玩法、指导要点,帮助家长了解活动的目的意义和进行方式,将儿童发展和学习的特点及如何参与指导宝宝活动的方法策略渗透给家长。

2、活动中对家长的进行个别指导。

教师针对宝宝活动中的问题帮助家长分析出现这种行为的原因,了解宝宝的年龄特点,使他们能够正确看待宝宝独特的表现,学会赏识和倾听宝宝特殊的要求,以平常心看待宝宝的不合作。同时,针对宝宝的个别困难,教师也要及时帮助家长分析解决,使家长真正得到有针对性的家教策略的指导。

3、指导家长科学观察宝宝活动。

每次活动时引导家长观察宝宝的相关表现,教师再根据家长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反馈。这种方式使家长很自然地从积极的指导者、帮助者转换成一个尊重自主宝宝学习过程的冷静的观察者,这对促进宝宝自我发展和进行真正有效的指导十分有益。

4、调动家长间的互动,交流有益教养经验。

在开展亲子园活动时我们也十分注意家长间的交流和互相影响,当家长做出适宜行为时,我们会及时鼓励家长的行为,请家长介绍经验;当面对共性问题时也会请家长们坐在一起互相交流解决策略……使好的经验在家长中传递。

分享到: